一寒如此
春秋时秦昭王的丞相张禄,原名范雎,是魏国人,他跟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时,由于齐襄王很
发布时间:2013-09-11 属于:一画成语
张释之是汉文帝朝中的一名延尉官,他秉公执法,颇受人民信赖。
一次,文帝乘车过桥,突然马受惊,昂首嘶鸣,文帝吓了一跳。原来是一个人忽然从桥下跑出来,使马受惊。侍卫立即抓住那人,送给张延尉审问。张释之审后,向文帝报告说:“此人是长安人。那天,他刚上桥远远地见皇上的车马来了,急忙躲在桥下。等了好久,认为车马已过了桥,他才从桥下跑出来。可一出来,正遇上皇上的车马过桥,又连忙闪开,却已惊了圣驾。依据他的过错,应罚黄金四两。”
文帝一听,十分恼怒道:“此人惊动了我的车马,太可恶!好在我的马性情温和,若是性烈的马,还不将我摔伤?这人应治他重罪,你却只罚他四两黄金!”
张释之耐心地向文帝解释说:“法律关系甚重,若处理不当,就会失去百姓的信赖。做个延尉,应该办事公正。如果我不随时权衡轻重,那么执法就会出现偏差,弄得百姓手足无措的。”文帝沉吟了半天,才说:“好,你说得不错!”
不久,又有一起盗窃高祖庙里玉环的案件送到张释之这里,经过一番审理,张释之只判了那窃贼一人的死刑。文帝又很生气,对张释之大发雷霆,定要诛灭这小偷的九族。文帝愤愤地说:“窃我先帝庙器是大逆不道的事情。我要灭他九族,可你却违背我的旨意,为的什么?”
张释之连忙免冠叩头,向文帝解释说:“刑法是要区别轻重的,今天将盗庙器的人处以灭九族之罪,那么,以后若有人取去先帝幕上一杯土,陛下再怎么处置他们呢?把盗庙器和破坏陵墓作比较,只不过是万分之一的罪行呀!”
听了张释之的解释,文帝的怒气渐消,又和皇太后商量了一阵子,终于同意了张释之对罪犯的判决。
故事选自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。文中有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之句。原意是延尉张释之以取长陵一杯土和窃庙器之罪作比较,以权衡轻重,再看自己给盗庙器者定罪妥否。后也以“一杯土”喻坟墓。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林黛玉的“葬花吟”中有:“未若锦囊收艳骨,一杯净土掩风流。”成语:“一杯黄土”则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,或比喻没落、渺小的反动势力。“抔”用手捧之意。